小公厕彰显大文明 新华区推进“厕所革命”让“方便”更方便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01       浏览次数:

10月31日深夜,在市区凌云路与建设路交叉口西南角,带有“新华环卫”“24小时”标识的公厕亮着灯、开着门,为夜行人提供“方便”。

在新华区街头,这样高标准的公厕并不少见,除了满足市民基本“方便”需求外,还兼具“爱心驿站”功能,热水、桌椅、空调、医药箱、电动车充电甚至24h智慧无人超市都走进了公厕。“‘小公厕’连着‘大民生’,关系‘大文明’,以创文惠民生,我们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让‘方便’更方便。”11月1日,新华区环卫服务中心主任王飞说。

公厕代表着一个城市形象,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细节。自我市启动创文工作以来,作为主城区的新华区聚焦群众所需,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一大批外观漂亮、设施完善、管理到位的公厕投入使用,逐渐成为重要的城市文明窗口。

新华区地处老城区,受规划、用地等限制,繁华路段“如厕难、难如厕”一直是困扰不少市民的问题,新华区以新建环保公厕破题。“相比传统厕所,无水环保公厕占地面积小,克服了城区公厕建设选址难和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等因素,节约建设资金。使用时采用先进的源分离技术,用泡沫封堵,如厕后不用水冲,不占用城市排污管网,运行成本低。”王飞说。目前,新华区辖区繁华路段已投放环保公厕13座,分别位于矿工路与中兴路交叉口、矿工路与迎宾路交叉口、建设路与中兴路交叉口、建设路与体育路交叉口等处。

位于鹰城广场西北角的公厕原是一座典型的老旧公厕,改造后“大变样”:脏旧的内墙进行了粉刷,更换了挡板和便池、洗手台水龙头,使用了新风系统,专门为老弱病残孕设置了第三卫生间。“以前我做起卫生来费很大劲儿,依然还很大味儿,改造后清理公厕方便多了,环境好了,如厕的人素质也高了。”该公厕管理员陈志学说。

位于新华区湛北路与开源路交叉口西南角的豆制品厂公厕,是该区对公厕提档升级后建成的第一座爱心驿站,热水瓶、茶壶、微波炉、医药箱和针线盒一应俱全,方便市民尤其是户外工作者歇歇脚。“公厕的热水最受欢迎,目前这个公厕月用水量在15吨以上,惠及人数达30000人次/月。”新华区环卫服务中心环卫三所所长贾春芝说。

让方便更方便,新华区不断在公厕上延伸服务内容,甚至尝试投入“智慧”元素。该区在面积较大的稻香路公厕爱心驿站,配备读书间、棋盘室及微波炉、桌椅、空调、医药箱、多功能电源插座等设施;为解决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充电需求,该区在佳田、百合金山公厕的爱心驿站安装2座换电站,提供快速便捷充电服务。前不久,该区在人流量大的矿工路平煤总医院附近、中兴路太阳城附近增设2座24h智慧无人超市。

自创文工作开展以来,新华区累计投入500万新建公厕21座,现已建成13座;投入100万元,对25座老旧公厕进行提档升级,现已全部完成;依托基础条件较好的公厕,投入300万建设爱心驿站30座,目前已建成16座。“公厕虽小,关系民生,也是城市重要的文明窗口。政府要为群众着想,财政要向民生倾斜,文明要在公厕中彰显。”新华区区长张伟民说,新建公厕是从量上为市民如厕提供方便,老旧公厕提档升级是从如厕环境上实现方便,爱心驿站一般紧临公厕主体建筑,有的以前是公厕管理用房,有效利用、升级后为户外劳动者全天24小时提供高质量的方便。

“总之,新华区‘厕所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让‘方便’更方便。下一步围绕创文,我们将精细打造‘5分钟如厕圈’,在提质增效、精细保洁、温情服务上下功夫,将公厕打造成新华区改善民生、展现城市文明的‘新名片’,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张伟民补充说。(毛玺玺


[打印此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