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安全生产网格监管网,夯实筑牢基层安全根基
为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将安全监管触角延伸至最基层,新华区积极探索并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模式,多管齐下提升全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制度先行,完善管理办法与机制。新华区印发《新华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暂行办法》《新华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督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并制定《新华区安全生产重点事项检查表》,从制度层面为网格化监管提供有力支撑。按照 “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秉持 “条块结合、属地管理” 原则,严格落实“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要求,确保各网格责任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同时,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实施网格化管理工作,强化组织领导。
科学布局,构建四级立体式网格。网格依据行政区域科学划分,实现空间上无空白、无重叠。构建镇办—村(社区)—村(社区)网格—重点部位四级立体式网格,各级网格长分别由分包联系县级领导、镇办行政一把手、分包联系镇办副职、村(社区)主任(书记)担任,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到具体岗位和人员。按区域和行业划分安全监管责任区,明确责任人与监管职责,编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高密度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形成自上而下的严密责任监管体系,此外,实施“九定”工作机制,即领导定点、全员定责、监管定位、排查定级、应急定制、配置定量、培训定岗、信息定时、奖惩定格。进一步规范基层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内容,推动形成相互促进、循环提升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流程。
创新举措,依托智能平台提升监管效能。新华区依托线上智能综合监管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网格化监管中的关键作用。系统依照《新华区安全生产重点事项检查表》,分行业向网格员精准派发巡检任务,网格员到现场巡查后上传检查结果,实现便捷高效的 “卡片式巡检”。出台网格化监督管理制度,运用信息化技术严格规范网格员到场检查频次,对现场能解决的问题督促企业立即整改,无法现场整改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分析处理,并向行业主管部门反馈,直至整改销号,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闭环管理。同时,设立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公示牌,对全区11家镇办270个重点部位网格进行信息公示,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增强监管透明度。
协同共治,推进专群结合与制度完善。通过扫码填报、问题汇总、问题交办、整改销号等流程,以及网格化管理考核奖励、考核处罚等措施,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专群结合、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安委会会议、联合会商、联合执法、及时通报、事故约谈和责任界定等制度,强化部门间协同配合。签订《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压实责任。绘制辖区“网格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地图”,对每个网格进行日常动态监管,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的信息化、精细化。积极组织开展网格隐患排查治理,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五定”原则建立台账,在整治完成前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区域实行重点监控,确保安全风险可控。此外,大力开展网格化排查、网格化宣传教育、网格化应急处置等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区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对全区各镇办、各单位落实网格化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强化监督考核,保障网格化监管机制切实落地,做到真检查、起实效,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奠定坚实基础。
[打印此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