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12       浏览次数:

第二部分 学校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

一、办学理念

学校提出了“一训三风”,即,校训:(南校区)童蒙养正 立德树人,(北校区)养正育德,乐己福人;校风:大爱育人 明德润行;教风:厚德博爱 严谨治学;学风:乐学善思 文雅有礼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既体现因校情不同,差异性的办学理念,又体现了集团办学环境下的南北校区统一的“养正”育人目标。在这一目标的驱动下,学校对养正教育做了更深刻的研究。针对学生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的不同,从四个层面对学生初步形成了养正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是认知层面:正知、正见;二是情感层面:正心、正念;三是行为层面:正行、正范;四是人格层面:正品、至善。四个层面让学校育人有了阶段性、延展性和长效性。同时也具备了纵向连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学校育人架构。最终形成学校“养正教育”的校园文化品牌。

二、办学特色

学校围绕“养正教育”的育人目标,明晰特色学校创建思路:以朗朗上口传统歌谣形式——童谣、经典诵读为教育内容,以童谣传唱和经典诵读为主线,以养成教育和发扬传统文化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发展性评价为手段,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道德力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性、远大的志向的时代新人。

根据构建的“养正”育人体系,我们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落到实处。

(一)课程育人。课程教育是育人的载体,课堂教育又是教育的主地,除了进行国家课程的教育之外,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开发养正教育的校本课程——《校园童谣》,促使“校园童谣”成为了一种动态的和序列性的活动。(1) “哆、来、咪、发”唱童谣(2) “1、2 、3 、4”做童谣(3) “赤、橙、黄、绿”绘童谣(4) “奇、思、妙、想”编童谣(5) “横、平、竖、直”写童谣。通过对童谣活动的不断延伸,让学生在学中养正,在活动中养正,真正让童谣这个小精灵走进孩子们心中,绽放养正之花。

(二)文化育人。校园养正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效。学校环境布置进行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处处彰显出养正文化。学校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养正楼”、“格物楼”,赋予每栋楼以文化意义。校大门口的照壁前: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照壁后四个大字:以爱育爱,无不彰显出育人文化理念。东文化墙镌刻有:《胜利街小学铭》、《学记》、《河南教师誓词》、“师之魂”三个大字及西文化墙镌刻的《孟母三迁》、《劝学》、《铁杵磨成针》的图文并茂故事,更是在校园里创建了浓浓的养正文化氛围。教学楼内,廊壁悬挂的童谣书法、绘画作品,墙壁上的伟人、科学家、英雄人物画像充盈着养正文化气息;同时,一班一特色的养正班级文化,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走廊上、每个班级教室的窗台上都摆放着孩子们精心养护的盆花,让学生通过养花种下爱心、细心、责任心的养正种子,已传承了多年。这种优良的传统,不但让校园变成了花园,也成为了孩子们的学园和乐园,继而形成了校园一砖一墙皆文化,一草一木皆教育,校园的多元化文化无处不渗透养正的思想。

(三)活动育人。学校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来增强学生正知、正见、正心、正念的思想。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有仪式感,学校通过创新的思维,创优的方案,创一流的活动载体,构建了“三礼两节”(三礼:开笔礼、成长礼、毕业礼;两节:校园童谣节、“丑小鸭”艺术节)的育人模式,让养正文化源源不断注入学生的心中,体现了学校活动育人、文化养人的办学特色,最终达到学校童蒙养正、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四)实践育人。实践体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在国家公祭日和抗战胜利纪念日组织学生瞻仰英雄纪念碑,让学生不忘国耻。在重阳节和学雷锋纪念日,到退休老教师家送温暖,进行志愿者服务。另外学校组织学生在校、在家里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培养生活自主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开展研学活动。一系列的养正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来促成学生品格的形成。

(五)管理育人。构建学校 “三二一”的教育网络。其中,“三”分别是:德育校长、德育处、班主任组成的教育、引导团队;值班教师、大队干部组成的督促检查团队;各年级、各班级小班干组成的自我管理团队;“二”是指:家庭教育;校外聘请的辅导员教育。“一”指:榜样的教育。引导学生向上、向美、向善。在“三二一”教育管理育人网络的基础上,同时还开展“非常6+1”文明示范岗,保证了校园的安全、文明、和谐,形成学校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六)协同育人。树立“人人为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使家长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组织各个年级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家长参与教育教学开放日和大型活动,定期举行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模式,共同融入学校的教育之中,更新观念,交流思想,形成共同教育学生的理念系统。


[打印此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