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索引号 11410402005462140C/2024-00027 关键词
主题分类 2024年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关于正确引导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电子产品的建议

发布机构:新华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4-10-31       浏览次数:
提案号
政协平顶山新华区委员会十届三次会议提案第31号
提案者
​靳向东
标题
关于正确引导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电子产品的建议
提案内容

现今社会智能化不断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智能电子产品迅速普及,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电子产品普遍存在,通过智能化电子产品进行通信、社交、上网查阅资料,不少学校也是通过手机微信群、QQ群留作业、交作业。智能电子产品方便了通信,也改变了过去的学习方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玩“平板”成为学校、家庭共同应对的教育话题。随着网络教育平台的发展,现在使用手机APP可以通过拍照快速搜索出答案,正演变为学生偷懒的“抄作业神器”。智能电子产品给家长和学生提供通讯、学习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弊端更多更严重。如何减少手机等电子产品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需要我们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使用智能手机对中小学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量使用会损害孩子视力,造成近视弱视,不利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2.手机游戏容易让青少年上瘾,沉迷游戏,影响学业;3.长期使用手机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缺乏运动,不利于骨骼成长、脊椎发育。4.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不良网络信息容易让少年儿童上当受骗,甚至利用智能手机登录不健康网站,损害身心健康,不利于家庭和谐和睦及社会稳定。

老师和家长应正确看待学生使用智能电子产品这件事。首先,在现在的信息社会,智能手机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必备工具,让信息更畅通、学习更方便。其次,少年儿童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使命。智能手机承载着当代社会发展最为先进的科技文明成果,有着海量的知识信息传递和更新,智能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信息化电子社会是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因为少数孩子对智能手机存在依赖,就因噎废食地“一刀切”禁止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电子设备,这会让孩子们远离社会,造成他们与现实社会脱节的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以及如何管理学生在学校中使用”手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建议和对策:

1、加强舆论导向,倡导群众适度使用智能电子产品。智能电子设备对未成年人的生活和学习是把双刃剑,使用智能电子设备时应有管理规范,以免激化家长与孩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我区教育部门应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气氛,利用电子显示屏、专栏、制作小视频等形式大力宣传沉迷网络的危害,倡导学生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严以律己,正确使用智能电子设备。

2.强化对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教育。中小学校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利用校园广播、召开主题班会、制定班级《学生文明上网公约》等相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学生抵御不良信息侵害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要让孩子从小知道,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危害很大,并让其知道适时、适度、适宜的重要性,告知应该如何保护眼睛。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我区各中小学校针对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现象建立合理有效管理制度,禁止学生自带智能电子设备进入校园,学校投入资金购置智能电子设备,教育、引导和规范学生在校正确使用智能手机,学习网络知识。切实规范中小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的行为,明确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属于违规行为,学校有权要求家长配合并进行适当处分,让学校和教师处理此类事件时有法可依、有理有据。

4.做好家校合作教育。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重点消除学生沉迷网络的不利影响。学校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老师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对学生使用网络情况开展全覆盖摸底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基本情况。重点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对发现的学生沉迷网络等问题,家长要做出榜样,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学校要提醒每位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注重引导家长参与管理,联合家长与学校共同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智能电子产品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但是对于青少年它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把它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使其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最大便利;同时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把智能化电子产品对青少年的危害限制到最小程度,让孩子们保持同现代社会科技密切联系的同时,又能安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健康成长。

承办单位
区教育体育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靳向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正确引导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电子产品”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是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电子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必备工具。电子智能产品承载着当代社会发展最为先进的科技文明成果,传递着海量的知识信息,也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资料也成为了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当然也出现了部分孩子使用手机APP拍照快速搜答案、抄作业现象;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被不良网络信息引诱上当的现象;孩子自制力弱,过量使用电子产品,造成视力下降的现象;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影响学业的现象;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锻炼,影响身体发育的现象。

提议希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舆论导向、倡导适度使用电子产品;强化对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教育;做好家校合作教育;等等。上述这些提议对中小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们为此一直在努力,在这些方面新华区教体局目前的做法是:

一、出台“五项管理”政策,严格学校手机管理要求

2021年1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及省市文件精神,新华区教育体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平新教体〔2021〕53号),按照文件要求,各学校要细化管理措施,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建立手机带入校园申请制度,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

压实“一把手”责任。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具体抓、各个岗位责任明确的管理机制。对有沉溺手机网络、行为举止异常、学习成绩异常下降等情况的学生,加强重点关注,通过实施“1+N”全员育人导师制等方式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

凝聚家校合力。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二、加强监督与监管,确保“五项管理”政策落实到位

2022年新华区教育体育局下发了《关于对“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区属各学校对“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并成立6个检查组按照“双减”和“五项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对各学校的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

新华区教育体育局要求区属各学校每学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校园广播和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了解防沉迷网络知识,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网络诈骗等危害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并倡导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合理安排时间上网。

您的建议,与我们正在进行的相关工作不谋而合,我们将进一步正确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使用智能电子产品,促进这项工作的不断完善,确保我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感谢您对新华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的继续关注新华教育,为新华教育献计献策!

[打印此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