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 索引号 11410402005462140C/2024-00040 关键词
主题分类 2024年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关于加强校园青少年疼痛类疾病健康宣传的建议

发布机构:新华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4-11-05       浏览次数:
提案号
政协平顶山新华区委员会十届三次会议提案第46号
提案者
王世臣
标题
关于加强校园青少年疼痛类疾病健康宣传的建议
提案内容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疼痛患者,来到诊室寻求帮助,随着青少年的学习压力的增大,虽然国家进行着各种方式的减负,但因为学业竞争及就业的关系,青少年的学习压力仍然非常大,那么青少年的颈椎、腰椎疼痛,以及由此诱发的头痛肩痛和下肢痛的发生率也在提高,而且存在一定隐匿性,因此需要广大社会加强关注,积极宣传健康知识,提供健康保障,特别是在学校的教育和宣传是重要的一环。由于这些疾病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有时还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但是很多青少年及家长对这些疼痛类疾病的认识不足,可能导致延误治疗或错误处理。因此,加强校园青少年疼痛类疾病的健康宣传至关重要。

提案目标:

1.提高青少年及家长对疼痛类疾病的认知和重视。

2.提供正确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方法。

3.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生活方式。

建议和措施内容:

1.开展专题讲座:邀请专业医生或健康教育专家到学校开展疼痛类疾病的讲座,介绍常见疼痛类疾病的症状、原因、治疗方法等。

2.制作宣传资料:编写并发放关于疼痛类疾病的宣传手册、海报等资料,内容包括疾病预防、正确处理方法、就医指南等。

3.设置健康宣传栏:在校园内设置专门的健康宣传栏,定期更新疼痛类疾病的相关知识。

4.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将疼痛类疾病的知识纳入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内容。

5.举办健康活动:组织如健康知识竞赛、疼痛管理小组等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6.建立家校合作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健康宣传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问题。

实施步骤:

1.成立专案小组,负责策划和组织提案的实施。

2.与学校管理层沟通,争取得到支持和配合。

3.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和培训。

4.制作和发放宣传资料,并确保其内容准确、科学、易懂。

5.定期评估宣传效果,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预期效果:通过加强校园青少年疼痛类疾病的健康宣传,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疼痛类疾病对他们的影响。同时也能促进家校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关注青少年健康的良好氛围。

承办单位
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王世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校园青少年疼痛类疾病健康宣传的提案”已经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议非常好,我们非常赞同。

一、区卫健委及教育部门曾多次下达校园减负减压的通知及举措,督促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减压减负,并进行适当心理健康干预。

二、依据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等四个方案的通知》(平政〔2024〕5号)、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等四个方案的通知》(平新政〔2024〕2号)等文件要求,从2024年起,用两年时间对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一次脊柱弯曲异常普查,2024年市定筛查目标不少于13500人。区卫健委协同区教育部门精心部署,狠抓医校融合,以医包校,抽调平煤总医院、新华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组建脊柱侧弯筛查组,对辖区33所学校的学生进行联系对接,全面完成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工作。截至6月底,累计脊柱弯曲异常筛查19689人,完成率145. 84%.卫健部门组织科普专家深入学校开展脊柱健康知识科普宣教、义诊活动。组织专家分层分类开展中小学校医、体育教师及相关教职工脊柱弯曲早期鉴别、早期干预等知识培训。并按照市级要求遴选符合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加强人员培训,完善设施设备,免费向中小学生提供脊柱健康状况筛查服务,筛查结果由所在学校纳入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加强学生隐私和个人健康数据安全保护。对于筛查出异常的学生,建议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免费做一次脊柱超声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开展规范治疗。

三、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医校包联”模式,坚持“边筛边治边管”。建立防治网络,探索建立长效监测机制,落实学生常见病综合干预。分级分类开展中小学校医、体育教师等相关人员培训,提升教职工早期识别异常体征、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不良行为干预等能力。

四、在疾病预防宣传中制作关于青少年疼痛类疾病的宣传海报及宣传手册,并确保其内容准确、科学、易懂。

五、向教育部门提出建议,在校园内设置专门的健康宣传栏,定期更新疼痛类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提醒标识。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不足之处,请各位委员提出批评。

[打印此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