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老旧小区的改造和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人民群众对加装电梯的呼声和需求也越来越高!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近10万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不仅解决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上下楼难的问题,而且提升了居民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我区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平顶山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指导引领下,普遍结合城市更新和五星支部创建,较好地实现了平稳发展和局部突破。其中以鸿翔小区、阳光花苑、新程街、平高、自来水公司、园林小区、树脂厂、工行以及新城区湖光花园、中级人民法院、森林半岛等家属院为代表的标志性工程已让广大居民体验到了上下楼的便利,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也让更多的居民有了更强的加装电梯需求。
但由于该项工程的系统性、复杂性和政策配套的相对滞后,市场在艰难的起步中堆积了大量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1、缺乏权威性、系统性政策指导,从设计到运行的标准不明,入市投资企业鱼龙混杂,资本逐利特性明显,恶意竞争问题突出,安全隐患触目惊心。
2.在实施加装电梯过程中,由于地方政策及指导意见的缺失和滞后,导致加装电梯业主的诉求得不到社区和物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加装电梯遥遥无期。
3.低层住户与高层住户之间的需求矛盾僵持难解,阻挡施工现象屡屡发生,有的还影响了邻里和谐。
4.资金通道不畅。
5.居民加装意愿强烈,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后期电梯运行缺乏管理机制。
针对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出台权威政策,依法依规办事
组织顶层设计,出台《平顶山市老旧小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意见》或《平顶山市老旧小区多层楼房加装电梯实施办法》,制定相关政策、办法、细则,对加装条件、如何加装、谁来组织协调、谁来申报、报建程序、资金筹措、建后管理、相关配套政策、各楼层费用的分摊比例、利害相关方的补偿、居民矛盾的协商解决机制等问题进行规定,明确规划、住建、质监、消防、社区等相关部门的职责,使这项工作能“有法可循,有法可依”,满足广大业主加装电梯需求,保障加装电梯业主的合法权益,顺利推动加装电梯进程。
2.严格市场准入,堵死安全漏洞
(1)对施工安装企业实行市场准入,通过资格审查,核发《老旧小区电梯加装许可证》,对擅自加装电梯的企业进行法律责任追究。
(2)建立开工报批、竣工验收和跟踪抽检制度,实行全流程跟进监管,实行终身追责。
(3)三要组织回头看,对已完成安装的电梯进行全面综合检查,曝光并勒令整改安全隐患。
3.纳入目标管理,全面提速增效
加装电梯工作要有计划有目标,计划和目标要纳入市、县(区)、乡(街道办)三级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让政府和企业、业委会、老干部老党员四个轮子联动,上层重在引领保障,基层重在沟通协调,企业重在保质保量。组成强大的加装电梯专班,形成考核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共同推动加装电梯进程,满足广大居民需求。
4.探索建设模式,加强运行管理
(1)积极探索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新模式,政府组织区(块)招投标,将老旧小区改造与电梯“连片加装”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和整体设计,降低施工成本,减轻居民经济负担,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供支持和帮助,全力助推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步伐,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2)引进愿意投资加装电梯的社会资本,在有加装电梯需求的单元进行合理设计,规范施工,并按照合理的收费标准进行有偿使用。
(3)对拟加装电梯的住户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
(4)推出电梯运行“连片托管”模式,本着业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委托第三方管理公司接受业主委托,履行电梯日常安全管理职责,提供从电梯使用登记、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验、应急救援等环节的全方位服务,有效减少业主应分摊的电梯运行费用,降低经济成本,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5.发挥代表作用,助推城市更新全区每个社区和街道都设立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工作(联络)站,并设立工作日进行轮流值班制度,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了解群众需求,建言献策,协调沟通,助推加装电梯项目顺利推进。
1.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相关部门到一二线城市进行考察调研;学习外地市先进经验;提高对电梯加装的认知度,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和城市更新步伐。
2.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沟通作用,与影响和阻碍施工的业主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化解矛盾,解决难题,助推电梯加装项目高效运转,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