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爱国教育、国防教育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将其视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努力提升教育效果。
一、有效的做法
(一)完善课程体系方面
新华区教体系统中小学校严格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利用中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的同时明确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确保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大多学校除了传统的历史、政治等学科融入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元素外,还在传统的节日中,培养孩子的爱国意志,比如:清明节组织学生线上线下祭奠革命先烈,端午节开展活动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我们举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活动。新程街小学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认定为“2023年国防教育示范校”。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面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工作:一是运用多媒体与数字资源,利用图片、纪录片、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将抽象的爱国与国防知识直观化。比如播放历史事件动画短片,重现长征等历史场景,推出线上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课程。二是组织实践与体验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场馆,如参观本地的革命纪念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建设街小学、团结路小学组织师生前往平顶山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开展“追溯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沉浸式党建主题活动。利用先进的VR技术,进行720度全景观摩史迹和史料。“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中国航天博物馆。 。 。 。 。 ”一幕幕革命历史场景让参与者仿佛穿越回到过去,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历史,增强了党建学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三是开展综合训练活动,如模拟军事训练、野外体能训练等,锻炼学生意志,增强国防意识。四是开展主题竞赛与活动,举办爱国与国防主题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开展“我心中的国防”演讲比赛,在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国防的理解。如:乐福小学举行主题班会,讲述红色故事。体育路小学教育集团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振兴中华”国家公祭日升旗仪式,胜利街小学教育集团开展“迎国庆行走的思政课”红领巾爱国主义系列实践活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组织教师参加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培训学习,增强教师专业知识储备。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和研讨交流活动,与当地武装部门合作,聘请现役军人到学校开展国防知识讲座等活动。在学校内部选拔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组建专门的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团队。我们可以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
(四)整合教育资源方面
在推动家校共育,凝聚教育合力方面,各中小学校要强化家长培训,通过家长学校、线上课堂等形式,开展“家庭爱国教育指导”专题培训,引导家长注重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
社会联动方面,将学校爱国教育、国防教育纳入地方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协调文化场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免费向学生开放,并提供专业讲解服务。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到郏县曹沟八路军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进行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
(五)建立评估机制方面
各中小学校要将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效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估和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落实不到位的学校进行督促整改。
二、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方面,一些学校存在课程内容碎片化、系统性不足的问题。学校将这些课程作为副科对待,课时安排较少,无法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需求。
2.教学方式方面: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缺乏实践体验和互动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师资力量方面:专业的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教师匮乏,多数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他们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4.教育资源整合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在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方面的协同合作不够紧密,教育资源未能有效整合。
(二)努力方向
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研究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明确各学段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确保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估和更新,及时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发展成果等新时代元素,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和吸引力。同时,鼓励学校结合地域特色和校本资源,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
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加大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力度,推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例如利用VR技术重现历史战争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进一步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建立校际、区域间的实践活动合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军事训练、红色研学、国防主题调研等实践机会。同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开展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丰富爱国教育和
国防教育培训内容,涵盖专业知识更新、教学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创新培训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跟岗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深化教育资源整合,政府部门牵头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教育合力。加大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场馆的建设和投入,优化资源布局,提高资源的覆盖率和可达性。同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场馆资源、师资资源、课程资源等的互通共享。此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捐赠教育资源、开展公益活动,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小学生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