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店镇:井畔议事解民忧 代表进网促改造
“以前用矿上的水虽然不用掏钱,但做饭时水流小得接半天,洗衣机都没法正常用。现在好了,等城乡一体化供水改造完成后,咱也能用上稳定的自来水了!”10月20日,新华区焦店镇刘沟村村民张胜利看着家门口即将铺设完成的供水管网,脸上满是期待。
谁能想到,就在一个月前,该村大部分村民还对这项供水改造工作持反对态度。这一转变的背后,离不开区人大代表刘中堂的奔走协调,更得益于焦店镇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中“焦糖解忧铺”系列品牌的创新实践——“井畔苹议”。

刘沟村毗邻四矿,多年来村民一直使用四矿的免费水源。然而,随着设施老化,水流小、水压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今年,焦店镇启动农村城乡一体化供水改造,刘沟村被纳入改造范围。这本是改善民生的好事,却因部分村民对“免费水变收费水”心存顾虑,改造工作一度受阻。
“群众有顾虑,咱就得把道理讲透,把工作做到心坎上。”作为区人大代表,同时也是刘沟村网格的“贴心人”,刘中堂深知,推动改造必须先解开村民的“心结”。在村党支部支持下,他联合网格长、村委成员,在村主街老井旁、苹果树下设立“井畔苹议”议事角,把群众常来取水、唠嗑的地方,变成倾听民声、化解矛盾的平台。
半个多月里,每天傍晚,刘中堂都会和村干部与村民围坐在一起,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解改造的好处:水质更安全、水压更稳定、生活更方便。面对“水费会不会乱涨”“管网坏了谁修”等问题,他一一耐心解答,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打消顾虑。
在一次次沟通中,村民的态度渐渐转变。原本坚决反对的刘金拴说:“中堂代表天天掏心窝子讲,咱也想通了,水质好、用水方便才是最实在的,这点水费花得值!”最终,40余户不支持改造的村民全部转变态度,工程顺利推进。
“井畔苹议”是焦店镇“焦糖解忧铺”的又一创新延伸。此前,“槐亭说事”已成为化解矛盾、倾听民声的重要阵地。此次实践,不仅让人大代表深入网格、直面群众,更以党建为引领,将议事场所搬到群众身边,让基层治理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焦糖解忧铺’就是要像焦糖一样,用‘甜’化解群众的‘忧’。”焦店镇党委书记郭晓光表示,将围绕“焦糖解忧铺”打造更多贴近群众的议事平台,让人大代表进网格、解民忧成为常态,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罗思颖)
[打印此页] [关闭本页]
豫公网安备